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澄江县


[日期:2014-04-02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1584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,中路升为澂江路(“澂”是“澄”的异体字)。元取“澂江”二字为路名,因澄江为当时滇中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是路治所在,加之境内山水奇丽而获得这个地名。按“澂”字结构,分开后便成了四个独立的单字,“山”、“水”、“主”、“文”,而就是这四个字,全面概括了澄江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秀丽的山水。

       至于此名中的“江”字,指的是南盘江。民国二年(1913年),废澂江府改为河阳县,后因与河南省的河阳县重名,改为澂江县,据《云南郡县释名》澂江府条称:“府城南受星云(抚仙)湖,泓涵清澈,一碧万顷,澂江之名以此。”1955年改革繁体字和生僻字地名,澂江县更名为澄江县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先秦属古滇国地。汉武帝元封二年(前109年)属益州郡地;西汉元封五年(前106年),置俞元县,属益州郡。三国蜀汉建兴三年(225年),改益州郡为建宁郡,俞元县属益州建宁郡。

       西晋武帝泰始七年(271年),俞元县属宁州建宁郡统辖。太康三年(282年)撤宁州并入益州,太安元年(302年)复置宁州。永嘉二年(308年)俞元县改属晋宁郡。沿袭至南朝梁。北朝周属南宁州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,俞元县改属南宁州总管府。

       唐武德七年(624年)俞元县属南宁州划出的西宁州。贞观八年(634年),改属黎州,置络县(今江川、澄江)。肃宗上元元年(760年)南诏(国)阁罗凤取澄江为河阳郡(郡名始此),属拓东节度辖地。

       后晋天福二年(937年),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讨灭南诏后,自立大理国,分治河阳郡为三部,今澄江为罗伽部,属善阐府。元宪宗六年(1256年),改罗伽部为万户府,领罗伽、步雄、强宗、部傍、普舍5个千户所。至元三年(1266年),改万户府为中路,强宗千户改置阳宗县。至元十六年(1279年),中路升为澂江路(澄江一名始此);罗伽千户改置河阳州。至元二十年(1283年),双龙县并入江川县。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,河阳州降为河阳县。澂江路辖新兴(今红塔区)、路南(今石林县)二州及河阳(今澄江县)、江川、阳宗三县。

       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改称澂江府。辖河阳、江川、阳宗、邑市四县及新兴、路南二州。弘治三年(1490年)邑市县并入路南州。河阳县洪武年间自县西徙治绣球山上,弘治年间徙治县东金莲山上,正德十三年(1518)徙治县东暘溥山麓,嘉靖二十年(1541年)徙治金莲山南,隆庆四年(1570年)徙治舞凤山下。

       清初沿明制,为澂江府。辖河阳(附郭)、江川、阳宗三县及新兴、路南二州。雍正八年(1730年)七月,澂江府属迤东道。康熙八年(1669年)裁阳宗县入河阳县。至清末,澂江府辖河阳(附郭)、江川二县及新兴、路南二州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二年(1913年)4月,撤销澂江府,改称河阳县,后因与河南省河阳县重名,更名为澂江县,属滇中道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废道,澂江县直属省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,澂江县属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(驻弥勒县)。

       1949年12月9日,云南省和平起义。1950年2月接管国民党澂江县政权,成立澂江县军事管制委员会。1950年6月16日,成立澂江县人民政府,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,属玉溪专区。1954年2月,澂江县人民政府更名为澂江县人民委员会。1955年,澂江县更名为澄江县。1967年12月9日,成立县革命委员会。1970年,玉溪专区改为玉溪地区,澄江县属玉溪地区。1980年9月,撤销县革命委员会,建立澄江县人民政府。1997年,玉溪撤地设市,澄江县属地级玉溪市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